找到相关内容631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密教的明王

    爱欲贪染菩提心”的象征,故名爱染明王。而raja又含有赤色的意义,因此,此尊多以全身赤色来象征其怀爱的特德。  爱染明王密号离爱金刚,种子字为。众生本来爱欲贪染具备,其实质为金刚萨埵的净菩提心三昧,代表烦恼菩提。与金刚王菩萨一体。  爱染明王象征众生的染爱情欲无非是清净体性,染净不二,而依此修习净菩提心,此烦恼菩提之义。  修习爱染明王之法,主要是以调伏、敬爱与祈福为主,尤以敬爱法为甚。此...

    释真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1257654.html
  • 小心另一种口业

    有关甚深见地的话语”,主要指有关般若智慧、法性(自性)等方面的话语,诸如“烦恼菩提”,“本来无一物”等等大家常能听到的话。   般若智慧是佛法的核心,佛陀正是通过宣说般若智慧令众生认识佛性而解脱...“显宗”,真是“显”得有些过分了。在汉地,人们刚刚进入佛门就能听到“烦恼菩提”,一些讲法者连依文解意都还做不到就大谈“空性”,乃至根本不信佛的文人墨客也在吟诵“菩提本无树”……殊不知,这些常挂在嘴边...

    仁宏

    |谤法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1575820647.html
  • 西藏密宗之中心教旨

    出发的。所以叫做“果位见”。有了这烦恼菩提的见,密宗就安排了一套烦恼菩提的事相和实际修持的方法:如贪道之空乐瑜伽,镇相之忿怒金刚,痴相之睡梦光明等。因为自己的身体,本来是化身佛的体性,所以有自成本... 密宗的事相和观法,虽然是五花八门,撩人眼目,但说穿了,其根本原理仍是建筑在认取烦恼菩提身是佛和心是佛的“果位圆成见”上的。  密宗的分类,有所谓四部、二续、五大金刚、九乘道次第等花样繁多的千...

    张澄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241176.html
  • “一念三千”与“性具善恶”

    法性这一意义上,所谓“烦恼菩提,生死涅盘”,才是可以理解的。   智者大师的“性具善恶”的理论基础是“十界互具”和“—念三千”,所谓介尔有心,具三千说的当下一念,圆满具足三千世界的一切善恶,染净诸法...法所染。”进—步说佛在特定的条件场合中,为了化度众生,仍可方便作恶,这是因为恶的本身通达真如法性之实相,所谓“烦恼菩提”、“诸妄真”,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,正是大乘佛教所讲的“方便”与“善巧”。  ...

    能 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2960918.html
  • 南阳和尚神会禅师

    之体。以是义故,立无念为宗。若言无念者,虽有见闻觉知,而常空寂。”   烦恼菩提   给事中房绾问“烦恼菩提”义。  答曰:“今借虚空为喻,如虚空本来无动静,不以明来明,暗来暗,此暗空不异明空,明空不异暗空,明暗自有去来,虚空元无动静,烦恼菩提,其义亦然。”  问:“迷悟虽有殊,菩提心元来不动,又用有何烦恼更用悟。”  答:“经云:佛为中下根人,说迷悟法,上根之人,不如此。经云: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50787251.html
  • 一念三千性具善恶

    超出轮回,臻于佛界的依据。   因此,“观心”才显示出特殊的重要性,也只有在心或法性的这一意义上,所谓“烦恼菩提,生死涅般”,才是可以理解的。   智者大师的“性具善恶”的理论基础是“十...恶法所染。也正因为于恶自在,以致反而能用恶法门救人教化众生。正所谓“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不为恶法所染”。这是因为佛能于恶的本身当下,能通达真如、法性之实相。所谓“烦恼菩提”、“诸妄真”,行于非...

    胡春业

    |善恶|人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17192218332.html
  • 携手《般若之旅》

    烦恼菩提”、“转贪嗔痴为戒定慧”、“体用不二”、“动静二相了然不生”。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、“观世音”、“观自在”的真谛。同时更为能量和修行的关系做了最现代的解析。 ...发扬光大了。“烦恼菩提”或“五毒五智”并不是行为上的藉口,更不是是非不分的糊涂蛋,而是指每个人在内心对待烦恼时的方法与态度。普普·贾亚卡说得好:“一个没有理解力的人,你说什么他都不会懂;一个真心想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2855562.html
  • 禅学的真义

    成为中国积极大机大用的禅。禅学所讲“明心见性”的自证,既不仰赖于天,也不寄托在来世,在日常生活中,当下是。烦恼菩提,娑婆净土,一转眼间,明心见性,便成为天堂。这不仅否认了佛的传承,并且肯定了...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。善知识,凡夫佛,烦恼菩提,前念迷凡夫,后念悟佛,前念著境烦恼,后念离境菩提。十二部经,皆因人置,若无世人,一切万法本自不有,故知万法本自人兴。一切经书,因人说有,不悟...

    东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4371046.html
  • 四明尊者扶宗

    别理随缘”、对治《示珠指》偏取真心,全暗天台性具圆烦恼菩提。生死涅槃。三道三德。之纲格。四明云:应知,不思议境——对观智边,不分而分,名所观境。若对所阴等诸境故——不思议境之与境,皆名能观。...,若不立阴等为境,妙观就何处用?妙境于何处显?故知“若离三道无三德。如烦恼菩提,生死涅槃”。《玄文》略列十乘,皆约此立。又止观大意以此二句为发行立行之体格。岂有圆顿更过于此!若如二师(源清、宗昱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441433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的真理是什么

    空以后所得的结果,我空了,烦恼障断除,法空了,所知障断除。我空之后解脱生死,法空之后不住涅槃。‘金刚经’所说:‘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’,便是说明我空的境界;‘烦恼菩提(正觉),生死涅槃(寂灭)’,便是说明法空的境界,非空非有,不落两边的中道妙理,也只有证了法空之后的人才能亲自实证。   佛教的最后真理─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452311629.html